求职简历模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金三银四招聘季到来网络招聘新规能否遏 [复制链接]

1#

本报记者曲忠芳李正豪北京报道

正值“金三银四”招聘旺季,互联网招聘网站又一次因简历及个人信息泄露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3月15日,央视3·15晚会曝光多家互联网招聘平台个人简历泄露问题,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猎聘被点名,经调查,在招聘平台上注册企业账号即可下载求职者简历,这些个人简历大量流入黑市,因简历包含详尽的姓名、年龄、手机号、家庭地址、教育及工作经历等个人信息,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实行精准诈骗。

针对这一问题,《中国经营报》记者联系采访了相关曝光企业。据招聘平台的工作人员透露,平台设置了面向企业客户的各种套餐,只要付费或成为会员,就可以下载获取一定量的个人简历信息。而这也成为招聘平台赖以生存发展的盈利方式。

信息泄露简历给钱就能下载

据报道,在主流互联网招聘平台上,企业账户只要交钱办理会员,就可以不受数量限制下载包含姓名、电话及邮箱地址等关键信息的完整简历。此外,还有人在兜售平台的企业账户。企业账户的注册,伪造的资质申请也可以通过。

记者此前从前程无忧、猎聘的销售人员处了解到,平台均设置了面向企业客户的各种套餐。比如,前程无忧提供的最低一档企业套餐每年元,可支持搜索个职位、下载份简历。

另据央视报道,前程无忧和猎聘网上,企业账户只需支付费用,便可以下载求职者的完整简历,对企业账户同样存在管理漏洞。

近年来,警方破获的侵犯个人信息安全刑事案件中,简历也屡屡成为不法分子实施精准诈骗的工具。据央视报道,警方破获的一个案件,一个嫌疑人的一块硬盘当中,存储的这种公民简历数量就有多万条。

针对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猎聘网泄露求职者简历问题,上海正策律师事务所律师董毅智表示,首先,个人求职者信息的保护能力较弱,而简历往往要求填的内容比较详细,涉及到很多个人的信息,因此作为求职者也要保护好个人的隐私。其次,平台如果靠倒卖简历牟利的话,如果造成损失,不管民事上还是刑事上平台本身都是有责任的,因此平台应该修改相关的规则,而不是随意地可以下载相关简历,更不应该出现某些后台人员把简历倒卖出去,这种泄露个人信息的案件,是严重的违法行为。最后,在监管层面,到底谁来监管?如何做好行政、民事和刑事的衔接?都需要明确下来才能够打通相关的监管。

屡遭诟病网络招聘新规“亮剑”

简历是如何被泄露的呢?从其最初的获取路径来说,简历的收集和使用主体无非是企业主与招聘平台两类。企业主发布招聘信息吸引求职者投递简历,或向招聘平台付费购买相应的业务套餐,下载求职简历到自己的数据库。当企业主拿到求职简历,或存在冗余的简历时,不排除与其他主体交易、倒卖的可能性;而招聘网站平台,一方面对企业账户的审核把关存在“疏漏”,容易被不法分子假冒企业账号下载简历,另一方面从平台自身来说,它天然拥有庞大的简历数据库,既要防范“内鬼”,又要抵御外部黑客攻击。不难看出,个人简历的“流通”链条中明显存在很多泄露倒卖的隐患与风险。

事实上,求职简历被泄露、倒卖并不是新鲜事,已成为近几年来的“沉疴痼疾”。针对网络求职简历被卖等问题,今年3月1日,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出台的《网络招聘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正式施行,这是我国网络招聘服务领域的第一部部门规章,明确要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对用人单位所提供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查,不得泄露、非法出售、非法向他人提供其收集的个人信息,违者将被处罚。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分析师蒙慧欣指出,目前网络求职是大部分求职者寻求工作的方式之一,求职被骗、简历被卖、信息泄露、虚假信息、预付押金等各种侵权事件更是多发,国内知名网络消费纠纷调解平台“电诉宝”就收到用户对58同城招聘、智联招聘的投诉,而《规定》的出台则填补了网络招聘服务机构的监管空白。

(助理编辑:吴清校对:颜京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