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彪
毕业季,简历是大学生求职的第一关,一份精美的简历似乎成为求职者们必须要装备的“行头”。前段时间,“重庆女孩帮改简历助3万人求职成功”登上了热搜。网友们一边感叹身边处处是商机,一边疑惑花钱改简历,是不是在交“智商税”?(7月5日中国新闻网)
所谓简历,顾名思义,就是个人履历的简写,反映求职者这些年的学习、工作成果。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准备一份精美的简历,确实会引起招聘者的注意或青睐。不过写好简历这件事,许多求职者并不在行。比如,有些人经历丰富,但简历描述和岗位需求并不匹配,或者没有把自己的亮点展示出来,甚至有些简历上还有错别字。类似这样的简历,自然难入招聘者的“法眼”。在这样的语境下,简历优化师应运而生。
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新职业走进人们的视线。简历优化师的出现,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我们不能一味抵制。但怎样的简历才是一份好简历,目前并没有量化的行业标准,一般依赖客户的主观评价。同时,花钱润色简历存在一些隐忧和风险,如用人单位担心招聘时收到的简历“掺水造假”;求职者担心自己在购买简历服务时,会造成个人信息泄露。
事实上,这两种担心都不是多余的。此前已有媒体披露,有商家为没有求职经历的“职场小白”代写简历,甚至帮忙伪造实习经历,炮制虚假信息;求职者的简历被倒卖也成为一条黑色产业链,不法分子在招聘网站上注册空壳公司,以此套取求职者的简历,或通过黑客及招聘平台员工中的内*,用外挂工具,从正规招聘网站、邮箱非法批量抓取下载。
从简历优化师发展的角度来说,花钱润色简历具有很大的市场空间,但是为了防止简历掺水、信息泄露,亟需通过完善法规制度,让其更合理、更规范地存在,倒逼电商平台、招聘网站不断优化规则,堵塞各种漏洞。对求职者来说,我们需要认识到,简历只是一块“敲门砖”,不是长期“通行证”,简历的美化不能靠他人包装出来,而应当建立在真实可信基础之上。华而不实、弄虚作假的简历,不可能给求职加分,即便通过润色的简历成功实现入职,终有一天也将会穿帮露馅、“大白于天下”,甚至给自己留下很大的人生污点。
简历优化师的出现,反映出当前求职者在求职与撰写简历中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毕业季润色简历的订单数量激增,也透露出部分求职者缺乏真才实学的恐慌。所以,与其花钱润色简历,不如用心提升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工作中的需求。现在找到工作,因不适应而很快辞职的也不在少数。当然,润色简历能成为一门生意,也折射出高校教育在这方面的缺位。平时更加注重就业指导,便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做好职业规划、更加顺利地实现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