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在开始,我们大家就都有了一个新的标签“大学生”,过去的十二年,我们都在为高考苦苦努力,老师和父母都在说,考上大学就好了,但是到底是怎么个好法儿,他们都没有给我们描绘过。他们说上了大学就轻松了,但实际上是他们再也不用管你了,他们轻松了。大学这几年美好的生活也现在拉开了了帷幕,需要我们自己去好好体验。那么问题来了:
我们为上大学苦苦准备了这么多年,考上大学这个任务到现在就算是完成了。所以我们从高考前高压的状态下解放了,很多同学就开始放飞自我了。大家是不是在网上、新闻上也看到过各种消息,沉迷游戏不能自拔的,沉迷于剁手买买买最后身陷网络贷款的,挂科拿不到毕业证闹自杀的,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状况?就是因为很多人没想清楚,为什么要上大学?仅仅把考上大学作为一项任务,而且是完成父母和老师交办的任务来完成,所以进入大学校园之后,过去天天伴随我们的目标达成了,没有新的目标了,就只剩下迷茫了。
回到这个问题上,肯定也会有很多同学说,我上大学是为了找一个好的工作。这貌似是个不错的说法。
我们先来看一下,大学几年过完,毕业之后,大部分人的出路是这么几项:
但话再翻回来说,大家出国留学也好,考研提升学历也好,都还是希望站在更高的平台、更高的起点上,再去获得一份工作。
而创业,也是工作的一种形式,只是相对于某个具体职位较为单一的工作内容和领域,创业涉及的内容更全面,要求更高,而且责任更重。
所以,自然答案就来了,我们上大学,是为了毕业后求职就业做准备。也就是大家刚才说的,找一个好的工作。
但问题又来了,什么样的工作才是好的工作呢?
我们做的所有事情,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
喜欢做的,这也是大家最常提到的一个概念,兴趣,上大学,想学一个感兴趣的专业,找工作想找一个感兴趣的工作,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把兴趣放在第一位。但你喜欢做的,未必是你擅长做的,你擅长做的,又不一定可以用来谋生。
比如说,我们大家现在都喜欢“逛、吃”,而且还得发朋友圈,让所有人都知道,我们逛了哪儿,吃了啥。但是你擅长“逛、吃”吗?有人说,我特能逛,逛到商店关门,而且吃一路,逛到哪儿吃到哪儿。但是,你能靠这个赚钱养活自己吗?还是说只能把父母的钱花光,是一个标准的败家玩意儿?
你很喜欢口红,但你能像李佳琦一样对口红进行各种点评,然后让粉丝们产生购买的冲动,一天带很多货么?
你喜欢旅游,但是你能写一篇游记,充分描述你的所见所感,让看到的人下次去同一个地方去,去你推荐的酒店和餐厅么?
所以在所有的事情中,如果你喜欢做,也擅长做,但是没法儿用来谋生,那就只能作为业余爱好,吃个火锅唱个歌,休闲娱乐放松一下。
但更多的时候,我们不会因为某一份工作不感兴趣就不去做了,因为能够胜任这份工作,而且能获得一份收入,所以这就是暂时赖以谋生的手段,这是大多数人的状况。
如果某件事情你喜欢做,也能赚钱,但是还做不了,那这是未来努力的方向。因为我们一但拥有了足够的能力,这就是我们既喜欢做、又擅长做、又能赚钱的,就是一份最好的工作了。
所以,大家要记住这个公式:
在这儿需要特别说明一下,往往有一个误解,很多时候大家会觉得感兴趣的就能轻而易举成功,这是一个错觉,感兴趣不等于不需要努力。所以有些同学不好好学习,就说我对现在的专业不感兴趣,可能你真的不感兴趣,但你在这里只是把兴趣作为逃避努力的借口,好让自己心安理得。大学录取你,是因为你对上大学感兴趣吗?不是,是因为你高考成绩达线了。学校给大家发毕业证,是因为你感兴趣吗?不是,是因为你所有的课程和最后的毕业设计过关了。未来,你工作了,领导给你分配工作任务的时候,会关心你感兴趣吗?不会,只是要求你在规定的时候完成。
社会需求是外部世界客观存在的,只是需要我们去探索,我们只有满足了社会需求,别人才会付钱给我们。
所以,在大学期间我们自己真正能够去提升的,就是自己的各项技能。
需要提升哪些技能呢?其实就是未来我们需要写在简历上的所有内容。
这是一份简历模板,当然大家未来的简历可以设计得更个性、更好看,但不管你怎么换格式,简历的内容主要由这么几部分组成:除了一些基本信息,你的姓名、联系方式,大部分时候还会放一张照片,在这些之外,首先大家会在简历上体现的是,我某年某月到某年某月,在XX学校XX专业学习,完成学业,顺利毕业。
这一部分叫做专业知识技能,说明我们在某一特定的领域,学习过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当然,这些主要是靠记忆获得的。所以期末每门课都有会有考试,这就是对我们专业知识技能的检验。
专业知识技能,你现在所学的专业已经决定了。如果有同学说,我对现在的专业不感兴趣,那你可以去学你感兴趣的内容,只要向别人证明,你进行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就可以了。这也是就是为什么大家能够跨专业就业。
其次,大家往往会在简历上呈现一些实践经历,在学生会做过哪些哪些事情,组织过什么什么活动,还在什么单位什么岗位实习过多久,当然,为了证明自己做的好,还会写上自己获得多什么奖项。什么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等,就全在这里体现出来了。这些能力的应用没有什么限定,基本上每一份工作都需要,不管你从什么地方获得的,别的地方需要的时候都可以用,所以它叫做可迁移技能。都是从实践中练习获得的。这也是用人单位最看重的。
最后一个部分,大家往往还会做一个补充,给出一个自我评价,当然这里主要还是再自夸一番,学习认真,待人热情,做事踏实等等,这里体现了一个人的自我品质,我们把它叫做自我管理技能。
所以未来找工作面试,就是回答好对应的三个问题就可以了,你学过什么,你会做什么,你有哪些优秀品质?
通过你的简历内容和面试时候的回答,面试官觉得你说得都是真的,满足了岗位的要求,那就可以了。
企业最看重的能力这里,我们来看一个智联招聘关于应届生求职的统计数据。
显然,双方是不匹配的。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新闻报道里每年都是“史上最难就业季”。所以,这前五项,就是我们大家未来几年需要去着重提升的能力了。
自我管理技能,个人品质,也被叫做职业素养,我们看一下麦可思研究发布的数据。
这些个人品质,其实它们的内涵还是比较好理解的:
这些能力或者品质,就在我们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和同学们、老师们接触的过程中,特别是宿舍生活中,一点一滴就积累起来了。
所以,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以下几件事情:
一、正视现实。
很多人进到大学校园,会说:这个学校怎么怎么不好,这个专业怎么怎么不好,真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醒醒吧,你做错了高考题啊!别人家大学各种好,但不好意思,你现在的学校和专业,和你的高考成绩的匹配的。只掏了二等座的钱,就别惦记一等座和商务舱了。
不要再说什么高考的时候没发挥好,对不起,那就是你的真实水平,就是你过去努力的结果。所以,不要再逃避现实,不要再怨天尤人。活在当下,好好努力,为下一个阶段的人生好好做准备。
二、正视兴趣。
不要拿兴趣作为逃避的借口。如果对现在的专业不感兴趣,你愿意退学复读一年吗?显然不愿意,因为愿意退学复读一年的人压根儿不回来报到,不会出现在这儿。你可以去换专业,但你会发现,任何一个专业,一定会有你不感兴趣的课程存在。既来之,则安之,完成各科学习,拿到毕业证是基本的要求。
这和过去一样,高中的那么多门课,你都感兴趣吗?就算你不感兴趣,你还是学会了的。这也和未来的工作一样,你不可能只做感兴趣的事情,因为领导分配任务的时候不管你感不感兴趣。
所以,不感兴趣不等于不能成功,感兴趣不等于不需要努力。兴趣和成绩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我们不关心你对什么不感兴趣,我们只会看你为你感兴趣的付出了哪些努力。有的人从大一开始立志跨专业考研,几年以后可以华丽转身。有的人从大一开始就立志跨专业就业,除了本专业的课程以外,还学了别的专业课程,考了很多证书,参加社会实践。
有同学说,我之前在选专业的时候不知道这个专业是这个样子的。那问题就更大了,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最不缺的就是信息,你缺的不是信息,而是为自己负责任的态度。所以未来选择工作的时候,你还打算让悲剧重演么?
三、正视自由。
国有国法,校有校规。任何一个地方,都有规则。迟到、早退、旷课、夜不归宿、使用违规电器、考试作弊等等这些,你要知道老师和学校对这些的处罚规定。游戏你可以不玩,但你既然来玩了,就只能遵守规则。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任何自由都是“相对”的。如果你想以身试法,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四、正视室友。
维护好宿舍关系,我们的祖国是花园,盛开着奇葩一朵朵。不注意个人卫生的,从来不打扫宿舍的,别人睡觉的时候大声说话、使劲敲键盘、看视频不戴耳机还发出拖拉机一般笑声的,设定闹铃把别人吵醒自己继续睡觉的,让别人带饭但不给饭钱的,宿舍里养宠物的,等等这些反人类反社会的,总觉得全世界都应该围着自己转的。首先,不要让我们自己成为这样的人,其次,要学会应对这些奇葩。大学就是要完成专业的基础训练,找到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学会与各种各样的人相处,因为未来你什么样的人都可能遇到,也需要尽早锻炼。
另外,贫富差距也是同学们之间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我们出生在不同的家庭,父母能为我们提供的经济条件我们不能选择,但我们可以决定十年以后自己是否能够摆脱困顿。
五、正视出路。
几年之后,毕业之时,究竟何去何从,就需要我们自己做决定了。去哪个城市生活,做什么样的工作,拿多高的收入,就需要你现在全力去准备了。如果不知道该准备什么,那就打开招聘网站,去看一看招聘信息和要求。学校开招聘会的时候,去现场看一下,和企业的工作人员交流一下。就知道自己该朝哪些方面努力了。
毕业后要不要创业,这当然也看自己准备的充分程度了。都说创业是九死一生的事情,为什么国家目前在鼓励大学生创业呢?首先,我们在大学期间,可以参加各种创业比赛,这样就不需要承受创业失败的风险,并且能够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其次,鼓励创业的意义在于鼓励大家去尝试,只有尝试过、经历过,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
未来是充满不确定的,迷茫是正常的,应对迷茫最好的办法就是行动。
希望你能够:
来源:贾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