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良久,开始敲击着键盘,慢慢想起自己当年考研的曾经,思绪万千,转眼已经过了8年,真的是时光匆匆,一点不由人,我是在年本科毕业。本科是一所普通本科,专业是材料科学与工程,没错,就是网上都劝退的天坑专业。现在开始写写我考研的经过吧。
为什么要考研
说到考研,大家肯定都有自己各自的理由,我在这里归纳下大家一般的考研动机吧。
1、提高自己的院校层次:有些是本科不太好,有名校情节,想着更上一层楼,普通的想考C9,普通的想考,普通本科的想考等等。
2、转专业:有想着借考研转专业的,我们知道,很多大学对于转专业的硬性条件还是相当高的,一定要大一阶段达到本专业前3名,其实我本人对这个很不理解,本来我就对这个专业不喜欢,才想着要转专业,结果硬要学生投入时间精力,把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强忍着痛苦,学习到拔尖,才允许换专业,在这里,我真的特别佩服这些学生;当然更多的人是面对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是不可能考到前几名,然后成功转专业的,因此,选择跨专业考研,实现自己转专业的目的。
3、更好的就业前景:我想这一条是大部分同学考研的目的了,现在整体就业大环境不好,虽然很多岗位是只要求本科甚至专科就能干的工作,现在都不得不通过自己的硕士学历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之前我看到过一篇报道,是某某烟草公司,招聘车间作业员,明明大专以上就能应聘,结果很多硕士研究生学历的学生也纷纷投递简历,以期望挤进体制内。
4、从事学术研究:也有一部分同学就是对这个大千世界充满了兴趣,想要一探世界的本源,就想通过深造,以后做一名科学家、学者。研究自己专业领域感兴趣的内容,以钱学森、屠呦呦那样的楷模为榜样,其他能为推动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绵薄的力量。
5、职业生涯发展需要:还有一部分同学是为了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个更好的提升,工作几年后,在自己所处的岗位上,愈发觉得学历的重要性,因此选择全职考研,期望毕业后,能够有一个更好的职业发展,小编同一年级同课题的同学就是工作3年后,然后读研的。
6、暂时逃避就业压力:这部分同学可能就是单纯地不想那么早工作,本科毕业现在又找不到好工作,为啥不在学校再呆几年,逃避现实,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在多过几天轻松的学生日子。
7、随大流:还有不少学生,可能是看到自己的室友考研,没有想好未来要做什么,该往哪走,自己也开始跟风考研。
8、其他:当然可能还有其他一些个人的原因吧,这里大家评论区自行补充吧。
说了这么多考研的动机,还没说到自己为什么考研,其实我的考研动机很简单,当时自己对本专业,谈不上有多喜欢,但也不讨厌;在大三的时候有和大四的学长聊过,我们专业毕业能去干些啥,好多都是毕业就去从事销售、检测的一些工作,因此,就想着提升学历,以后能够去企业做一些高大上的研发相关的工作,也能去更好的学校,增长自己的见识。
选什么大学
其实关于选学校,我当时觉得考研应该是一个很难的事情,本身我的英语也非常差,就保险起见,想着只要是比我本科更好一点就行。首先我想的是去长三角地区,然后就初步锁定长三角一所学校,结果后面和同学一交流,好家伙,我们专业居然有4位同学报这所大学,而且成绩都是比我好的,我说这也太卷了吧,所以为了求稳,后面就换了一所其他的非高校,但是在省内是比较强的,因此就锁定这所学校,安心准备考研了。
我依稀记得,我们专业当时报考最好的学校是包括了南京大学,很可惜,后面没有录取上,调剂到广东去读研了,现在据我最新了解到的信息,后面又去中山大学读博了。我们专业要算成功上岸的最好的学校是厦门大学,这位同学由于研究生期间努力刻苦,申请了国家公派留学,去法国读博士了。
学习计划及行动
大三寒假过完年返回学校,就开始着手复习了,3月份开始,只要是没有课上,几乎都是泡在图书馆里了,然后每周五吃完晚饭,晚上就去打羽毛球,这是每周最放松的时候。
其实时间就天天呆在图书馆了,每天几乎就是6点多起来,洗漱、吃个早餐,然后开始去图书馆抢位置,图书馆是每天7点钟开门,抢到座位后,立马又去学校教学楼后面的广场上被英语单词、长难句去了,然后一般晚上9点半左右结束一天的学习,最后再去学校操场跑个6圈,就结束一天的学习生活了,这样按部就班的生活持续了10个月吧。
这里说下我自己的整体复习节奏,我是3-6月就复习数学和英语,英语的话,就是背单词、长难句、背作文范文等,数学就是刷我们的课本,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然后配合复习全书一起看。7月开始看数学强化的内容,英语开始做真题,背诵真题的长难句。然后政治也开始看考研复习全书。专业课也从暑假开始看指定的参考书。然后10月份就开始冲刺了,也是到了考研最为紧张和关键的阶段,这个时候大家都更认真了,特别是最后一个月,一般快10点图书馆关门了之后,大家继续去找个教室学习,很多学习到12点,才回教室,大家真的都很拼,很努力,这段日子也过的很充实。
这里说下关于考研是否参加补习班的问题,我们专业一共是有78个人,记得考研的有30几位,40%左右的考研报考率了,大部分同学都是自己学习,都没有报补习班,好像是只有2位同学报了培训班,都是切切实实靠自己学习努力的结果。
考研成绩查询和复试
要说最紧张的时刻还是考研出成绩的那一瞬间,我查到的成绩如下,政治66分,英语47分,数学二分,专业课分。总体来说,还满意。但是最让自己不争气的还是英语了,花了那么多的时间复习,居然50分不到,真的是一直没有掌握英语的学习方法啊。
这个成绩在我所报考的专业当中,排名还是比较靠前的,所以顺理成章地进入了复试。复试的流程就是先进行一个英语听力的笔试。第二天就进行面试,面试的主要环节是先进行自我介绍,然后参与面试的导师会就你自我介绍中涉及到的专业知识进行问答,比如你本科期间参与过的专业相关笔试,本科毕业论文等,然后是给一段专业领域的英文文献,先要读一遍,然后把这段英文文献翻译,第三个环节就是抽题目回答专业问题就好。最后是成功上岸了。
关于选择导师
研究生生活和本科有很大的区别,本科阶段主要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学习考试,如果本科阶段不想干其他的事情的话,除了正常上课,课外几乎不用和老师交流,只有最后毕业论文,才要选择一位专业老师,进行毕业论文的指导,但是研究生学习阶段就不一样了,决定我们研究生生涯质量的关键就是导师的选择了,因为这期间主要就是以课题组为单位,进行日常学习,你能否顺利开启实验研究、能否发表高质量文章,能否顺利毕业,都与导师息息相关,后面有时间在写研究生生活的分享。
总之导师的选择很重要,有些同学在决定要报考目标院校的阶段就开始练习,我觉得这有点太早了,还是正常复试成绩出来后,然后去了解目标院校专业老师的研究领域,找一个老师的研究领域恰好是自己感兴趣的,就可以联系起来了。我也是在初试成绩出来后,马上发邮件联系目标导师,表达如果复试通过,想要加入其课题组。给我的回复是,来信收到,可以报我的研究生。后面去学校复试的时候,还想着提前去见下面,结果正好有事出差不在学校,因此没见着,后面复试结束到了选择导师环节,我也是选择了这位老师,我觉得应该也没太大问题。
可是后面还是在发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收到这位老师的短信,说他自己的名额满了,把我安排在他大课题组内的其他一位老师那里,相当于还是没有选到自己最初的那位老师,不过后面自己研究生期间的老师也非常好,这也是自己的幸运吧。
写在最后
最后说几句最深的感受,一是确定自己的目标院校这一步还是相当重要,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自己的目标院校,不同的选择,真的,后面的命运轨迹就完全不一样,我个人感觉我自己当时选择还是太保守了点,我觉得我当时的成绩考上一般没有问题。二是要相信自己,考研真的没那么难,需要坚持到底的决心,按部就班的度过每一天枯燥的学习生活,你走的每一步都是有意义的。三是要掌握每个科目合理的学习方法,像我英语就没有复习好,每个科目要结合考试内容和特点,指定针对性的复习计划和学习方法。最后如果你看到这篇文章准备考研,祝你顺利,如果是参加过的,回忆起曾经的难忘岁月,那时的每一天,朝着目标前进,踏实宁静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