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4/8/5 16:41:00
周养俊,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文名周养俊别名席化、诗村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日期上世纪五十年代周养俊曾用笔名席化、诗村,主任记者,中国散文诗学会理事、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外散文诗研究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理事、陕西省邮政文联主席。认识周养俊老师有五六个年头了。作为陕西省职工作协主席,他发挥了带头作用。近年来,退休后的周养俊以平均每年一部作品的速度,在文学陕军队伍中不断发着迷人的光和热。《浐河岸边》是周养俊继年《雀儿》,向长篇小说发起的又一次冲锋。《浐河岸边》讲述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前后,以丁晓龙,王大力、冯一哲等返乡青年因为贫穷,在婚姻和爱情面前无法抓住爱情,在复杂,矛盾,艰难的生活中立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故事。读《浐河岸边》,读着读着就令人就湿了眼睛,在作者质朴、老辣的笔锋下,一段段悲欢离合的故事就像发生在昨天;那一幕幕使人无奈,挣扎的历史过往好像在屏幕上演;一个个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眼前浮现着,似乎就在我们身边。《浐河岸边》是周养俊怀念青葱岁月,纪念那些英年早逝同学的圆梦之作,作品包含了秦岭山下、浐河边的人文、地理、文化、乡俗、关中农村生产生活等内容。同时,该书在描写一代人爱情婚姻的同时,也歌颂了一代人的纯真友情,批判了社会的不良现象和基层官员的权利斗争与腐败苗头。周养俊塑造的人物,是具体的人,没有完美的好人,也没有十足的恶人,但他还是把因果写得自然而然,读完让人不得不一声叹息。不得不说,《浐河岸边》是一副绘世图,不同年龄阶段的人能够读出不同的情感共鸣与味道。作为一名改革开放后出生的80后,读《浐河岸边》,我思考最多的还是那代人的婚姻和爱情。女娲创造了人类,有男女之分,使人类社会生生不息地繁衍着。动物世界,胜者为王,强大的雄性动物在动物世界占据着自由交配的权利。人类社会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君为臣纲,夫为妇纲”,妇女的地位一直低于男人,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女性开始参政议政,原本男女平等的社会,在广大农村,因为贫穷,上世纪七十年代农村依然上演着“换亲”、“娃娃亲”,及“父母包办婚姻”这一泯灭人性,制造人间悲剧的“哈哈事”。主人公晓龙和秋月郎才女貌,青梅竹马,上学时已心生爱慕,按照现在的做法,只要“俩娃”愿意,条件差不多这门亲事就定下了。然而,贫穷阻碍了父亲的博爱,先是高价彩礼让丁晓龙一筹莫展,最后,专横爱财的秋月父亲为求“两全其美”,将如花似玉的秋月嫁给了大秋月十岁,“家庭成分不好”的木匠志远。换亲的悲剧让秋月生活在水深火热的同时,慢慢心向佛门,逃避现实的痛苦。而换亲最大的悲剧便是樱桃,原本出生在知识家庭,饱读诗书,放在如今,其还在做梦的年纪,换亲与春耕,除了婚内强迫房事,在粗鄙的春耕“打到的媳妇,揉到的面”的信念下天天被“修炼”,最终无法忍受那暗无天日的生活,选择了上吊自杀。再说大力,大力学习优异,和校花夏雨原本是天作地和的一对有情人,但因为“娃娃亲”,狭隘的家人不愿再掏一份彩礼钱,和没文化、尖酸刻薄的英子结婚,虽然事业步步高升,但婆媳矛盾不断,邻里关系紧张,大力有苦难言,郁郁终日,这也为他的英年早逝埋下了祸根。另一主人公春苗,她与大海,既是自由恋爱的坚定践行者,又是被早恋苦果影响一生的受害者。因为坚定自由恋爱,先是离家出走,住在男方家,被大海父母劝离指责后和有情人约定殉情,最终自己却活了下来,很长时间都处在失败爱情和良心的自责中。虽然身败名裂,被晓龙母亲嫌弃,迟迟不同意婚事,但最终还是和热情大方,踏实肯干,深受群众拥护的主人公晓龙走在了一起。周养俊的笔下,爱情,婚姻矛盾迭起,一代人的婚姻在时代的大潮中,个人的幸福都如同尘埃般渺小。在《浐河岸边》,我们还能看到秋月父母那一代人的婚姻,结婚前不知对方长相,不知脾气性格,只要身体健康,一辈子吵吵闹闹,闹起仗来往死里打,但只能硬着头皮过,在那个时代的女性内心深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都是命。由此可见,封建婚姻对我们奶奶辈那一代女性的迫害,再看年龄尚小的墩子,原本是酒后乱性,根本没有看中那个身材平坦的“碎女子”杏花,但杏花为爱情的执着还是令人感动。都说:“男人追女人隔了一座山,而女人追男人隔了一层纸,因为:男人不怕翻山越岭,而女人却怕伤了手指头”。最后,因为钢蛋对杏花大献殷勤,墩子醋性大发,最终让这段“寻”来的爱情修成了正果。他们的爱情虽然着墨不多,但为新时代青年追求爱情给了“云开雾散”的答案,也生动地诠释了爱情是自私的,霸道的另一本质。《浐河岸边》的故事,因爱情和婚姻为主线,歌颂了一代人矢志脱贫,追求幸福付出的艰辛。列宁曾说:“遗忘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身处新时代的广大青年,我们不再会为吃饭发愁,我们拥有前所未有的教育环境,教育使绝大多数孩子跳出农门,走向城市,随之而来的是爱情婚姻的自由,“换亲”、“娃娃亲”、“父母包办”、“先结婚后恋爱”这些践踏人性的历史再也不会重来。但不得不说,经济的进步,社会不断开放中,性的易得让人对爱的理解越来越浅薄,如今的婚姻,部分人把婚姻作为改变阶层的阶梯,一味把物质条件作为婚姻筹码的现象依然存在。特别是改革开放计划生育后,八零后九零后独生子女在宠爱中长大,婚姻中以自我为中心,逐年上升的离婚率对社会稳定和下一代走向婚姻起着一定的消极作用。爱情是婚姻的基础,没有爱情的婚姻注定是失败的婚姻和人生。在中华民族脱贫攻坚,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在爱情和婚姻面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每一对夫妻都应该经营好自己的婚姻,并努力奋斗让家庭生活越来越好。因为,家是国的细胞,家和万事兴,家好国更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