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师姐:北大新传院研究生/专业从事新传考研辅导7年/带出百余名学员成功考上北大等名校/沪江CCtalk年度TOP10名师
导读
如果你的目标是上北大,同时你又觉得北大新传院、北大新媒体院竞争过于激烈,其实北大艺术学院MFA对你来说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选择!(而且目前看来学费还比mjc专硕便宜)其中北大艺院MFA的广播电视和电影这两个专业又特别适合学新传的同学来考!如果你感兴趣的话,不妨先来读一下18级北大MFA广电专业总分第一名小美的经验贴吧!
写在前面
在北大艺院年研究生预录取名单中,我以初试分,复试90.4分,总分81.89分,位列非全日制广播电视专业总分第一!
先说一下我自己的背景,级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本科生,14年毕业,充当了2年金融民工,然后转行到文化旅游行业创业。转到文化行业后,萌生了学习文化传播专业知识的想法,于是走上了在职考研这条辛苦的小路!一路走来,感谢身边一直支持和鼓励我的亲朋好友。同时感谢博雅艺术给我的专业辅导!谢谢你们带我上岸!
尽情的积累吧,不要和时代脱节!
三个因素
一、是我本身对艺术,包括多种门类都有兴趣,平时会读《人间词话》、《莫奈的眼睛》类似可读性较强的算是艺术批评类的书籍,最常做的事情就是看展;
二、是目前的工作本身和传统艺术牵连甚广,让我对许多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都有较同龄人更多的理解,也有更多机会去接触他们,比如古代建筑、戏曲等等;
三、就是坚持。本人不属于天资聪颖、万里挑一的人才,勤能补拙是从小就相信的道理,既然选择考研,我就将这件事一直坚持到最后。一方面是跨专业带来的难度,一方面是同时要工作,尤其是文旅行业创业加班很多,再有自己本身爱玩,所以能坚持下来是一件值得自己骄傲的事情。
三个阶段
原始积累
从4月份开始一直到10月是我的原始积累阶段:
专业课的学习上,我对理论知识进行第一轮学习,阅读大量专业书籍形成印象,并积累例证。报了专业辅导班“博雅艺术学堂”,基本上是每周一次专业课,把《艺术学概论》这本书过了一遍,大概打通了跨专业的壁垒,让我知道了一些理论知识。幸好平时有读书,所以里面提到的例子大多比较熟悉。中间也安排了讲《艺术学基础知识》中电影史和电影理论的课,但是由于出差我遗憾的错过了,非常可惜。另外,有老师提到了一些跟艺术史和艺术理论相关的书籍,如蒋勋先生的《美的沉思》、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宗白华先生的《散步美学》等,在本阶段课程的同时和结束后,我也有去读。
个人偏好上,我更喜欢《美的历程》,花了两周时间读完觉得很过瘾,当时首博正有《美好中华》的展,借着这本书上的观点和平时的积累,我讲了四、五次这个展,同时为本司积累了一个大客户,很是开心。这本书主要是讲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到明清,各个时代艺术品的特征和其深层次的美学偏好,我深以为然。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国人的审美其实可能在一万年前就奠定了,比如对于玉石的崇拜,对于线条的偏爱,以及先秦时代孔老哲学根深蒂固的影响。过了一年,可能有些模糊,还请见怪。总之,在阅读和实践的过程中,我积累了许多事例,也让我在未来答题时,可以以史论的方式扣题。除了读书外,豆瓣时间的《醒来》和《回到原典》也是我的良师,作用和《美的历程》差不多,对我的工作和学习都有助益。
同时,这个阶段老师进行了第一次模拟考试。按照北大风格出了一套题,让我们在家答。当然是答得稀里哗啦,但是头一次感受了写若干小时大题的感觉。也开始了解考试是什么感觉。考研真不是所有人都能忍受的!刚才翻了一下这个时候的照片,自己还是进行了各种文艺相关的活动,看展、看电影、看书、出去逛。所以,尽情的积累吧,不要和时代脱节。起码是文艺青年的时代。这一阶段我的政治复习已经进行第一轮复习。
作为一名典型不学无术的女性,我对政治很无感。为了不让它拖我的后腿,也是从这个时候就开始上课。考研政治一共是五个部分,除了时事外,老师在课上都讲了一遍,画了一遍宽泛的知识点。这个阶段讲的其实到了十月都忘得差不多了,起到的作用心理上的比较大。留下了一个相当粗浅的概念,安慰自己大概知道政治要考啥。这时候开始做肖秀荣老师的复习资料,每小节的后面都有题。因为我个人对哲学比较感兴趣,学的时候觉得不难,但是老师说很多同学会有困难。所以这个阶段非要学政治的话,重点可以放在马哲这块。感觉政治不会成为大多数人的噩梦。对了,老师让整理一些专题,比如“第一次”、“会议”、“人物著作”、“国共合作”等,我在这个阶段完成了整理。
真正复习
10月到12月初,我真正的复习开始了:
这个阶段就是非常紧张的了,必须要好好安排时间。我的专业课进行了系统化梳理,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并且必须要坚持写题十一假期就开始上专业课。这个阶段老师将之前讲过的知识点重新做了梳理,发了精简的知识点,就一些关键的理论第二次解析。另外很关键的就是开始有规模的练题。老师要求我们对北大的教授本年发表的论文进行阅读,了解他们的研究方向;大概出了十几道题,让我们全部作答;还有就是积累自己的例证。我在这个阶段把基础知识做了第一次总结,一些关键的逻辑和理论都摘录跟整理出来。同时,这个阶段我也了解到了会有“艺术创意”这个专业考试,忐忑的听老师讲如何一档电视节目策划应该有哪些部分。
总之,在上完这个阶段的课,我还是不知道艺术创意该怎么办。作为一个跨专业考生,我此时只能把电视节目策划中都要有哪些部分记住。同时跟着老师的节奏,持续练题酝酿状态,练完发给老师,看哪里还需要改进。没有很恐怖,也就写了不到十道,但是全部写了答题框架。此外也把电影史的部分整理了一下。
得知考试时间后,老师临时加课,这时候有一次重要的模拟考。针对每个人的答题暴露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这时我解决了自己艺术创意的问题。博雅艺术学堂的老师们非常耐心地、仔细地、形象地教我如何写故事大纲。最后考试时用上了,非常感谢他们!我的政治复习计划就是跟着考纲背重点,做“一千题”、真题、“肖八”、“肖四”。这个阶段考纲就出来了,我会拿着崭新的考点开始背。这个时候也出了当代政治经济学的小册子,把肖秀荣的题背好就好了。另外,老师开始让大家大题练笔。背和自己写不太一样,我的答案老师认为还是可以的。所以这阶段对于大题的练习就是在课上。
这个阶段我给自己定了计划,“一千题”按照章节做完,对于不熟悉的知识点进行重点背诵,查缺补漏;做真题,真的是比较难,经常只得10几分,真的超级打击自信,但幸好坚持下来了,千万不能放弃。然后就是做“肖八”和“肖四”,我都买了两套,选择题做了两遍。都说了我不属于天资聪颖的,所以根本记不住答案是什么,基本属于再思考的过程。这种模拟题要比真题简单,千万不要自我感觉太良好,保持平常心,坚持就对了。模拟题的大题是历年的重点,我把肖四每道大题的答案要点都整理了一遍,她的答题框架和老师在课上讲的不一样,但总归都不会错,所以进行了补充。此外,我把重新精简的重点,每章节的重点词汇都整理出来打印了一份。逐字逐句敲的时候就是一次记忆,专题又在电脑上重新整理了。这个工作花费了不少时间。许多个下班以后的夜晚都是这样度过的,苦啊!
我的英语复习一直在坚持背单词,做阅读真题。对于背单词,我就用的上学时习惯的扇贝,每天早上地铁上背,但是直到考试时间,我都不够背完的。车上背不到十分钟就结束一天的词条了,不太累的时候,我下班的地铁上也会背,不过几乎没有这种时候。英语一和英语二的阅读题我也是买了2份,基本只能买到最近10年左右的。所以加一块才40多套。就是做阅读:完型、阅读。新题型是后面再做的,因为高考就是新题型,所以不是很陌生,基本属于送分题。这个时候做阅读就是保持手感,出现的不会的单词和词组抄下来重点记忆。往往不会的都是高频,做着做着就记下来了。英语二对我着实压力不大,阅读就可以过全国线了。为了让我保持紧张,一个朋友在后面几天保持和我一样的做题时间和内容,如果分数比他低就要遭到羞辱。对我保持学英语的激情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个方法也许会对大家都适用。
12月开始就做新题型了,不做还是会慌的。然后也开始准备作文,就是看一下最近5年的考题,然后把范文抄一抄,记住关键的句型。作文一般就是两类,一个是信件,一个是看图或者看表。根据上学时的经验,段首和段尾比较重要,还有就是字体。
考前冲刺
到12月中旬,也就是考前一周的冲刺阶段:
对我来说所有准备都已按部就班,心里有底,但是会紧张,发生了失眠的问题。心理素质着实很差,忍受就好了。
我的专业课复习依然在坚持架构好记,每天写题。这个时候没啥别的要做了。书不用再看了,对着自己的思维导图和重点就好了。然后就是写题,随时间的推移,这时候用的事例其实和半年前已经完全不同了,不过无所谓,只要适合,一切都可以。
政治复习会持续做选择题,背大题。每天做一套,然后背一遍私房备考精华,背一遍肖四大题答案。临考前排队的时候,每人手里拿着的都是肖四,不知道大家背的是否一样。反正对我帮助非常大,所有大题都中了!
英语复习上,我按照进度,临考前英语一和英语二都做了两遍。其实准备到这个阶段,就很释然了。我觉得自己的生活从开始读书,就一直为这件事做准备。也许考艺术专业就是我的宿命,兜兜转转把我安排到了这个节点。我甚至已经做好准备,如果今年无法考上,明年会继续考试。作为一个宿命论者,我想这个时期我在心理上没有给自己太大压力,一直在做积极的自我暗示。在考场里就不是很紧张了,毕竟已经准备了大半年,没有什么突发事件能影响到最后的结果。艺术基础给了一堆选项,最后选了三个中规中矩的问题回答。
下午的艺术创意是五选二,我那时候有点灵感大发了,在“VR应用”那道题把最近所思所想的内容都写上了,还用上了之前老师教的如何写故事大纲。总之是使尽了浑身解数。后面的策展的那道题就有点力不从心,好歹是写完了吧。初试成绩出现的那天,首先看到的是政治成绩,57分,发现很是幸运啊!英语81分,还算正常发挥。艺术基础多分,艺术创意多分,感觉艺术基础没写好,比我想象的差一些。但总之是过全国线了,本专业(全日制+非全)排名第7,如此看来,复试是可以进的了。
关于复试
复试的前一个周末,老师辅导我们进行准备,就是自我介绍中文的3分钟+英文的1分钟,英文问答,中文抽题回答。比较有技术含量的就是中文自我介绍,需要把自己简历的特点展示出来。对自己的简历修修补补,又进行了一次模拟面试,英语还是比较顺,中文一堆事,提前2天吧,才把最终稿做好,丰满到3分钟,老师觉得还可以。于是,就它了!题目也提前有一些预测,其实就是初试的口语版,重新回顾了一下备考精华的框架,应该也没啥问题。不过还是把模拟题都做了一遍。
在复试当天,据说老师们都很和蔼,所以也不是特紧张。备考的教室里大家都很放松,有睡觉的,有声情并茂进行无声练习的。很快就到我了,意外的有10分钟的抽题和准备时间,大概写了下框架,抽的就是一道跟传统文化有关的题目,运气还是很好。唯一没有准备到的就是,进去以后直接开始3分钟英语自我介绍,当时就傻了,只能拖长音把1分钟的尽量到3分钟。然后就开始答题,反正7个老师都面无表情的,静静看我答题,答完后也没有反馈,直接问问题。这时候我就在答题的中间把准备好的中文介绍抽出来说了一些,他们对我没啥兴趣,整个过程很快。
在我去林芝的前一天出了成绩,让我踏实的出去玩耍。复试成绩果然不是很高,占了总分的便宜。过线的同时,在广播电视专业的非全日制排名也很靠前。所以在此收获了“啊!我真没想到你能考过!还能考个好成绩!”等类似的恭喜。所以在静待录取通知书的过程中,写下这篇分享,如果能对人有所帮助,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故事的最后
祝每一个和我一样没有聪明脑袋的考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理想的学校,收获应得的回报!
如果你还在考新传还是MFA之间犹豫不决,欢迎给胡师姐留言,师姐会为你提供最最专业的免费咨询服务